“***啪……”废弃的旧工厂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墙边的靶子已被打得稀烂,墙面上也多了很多弹孔。
“射速一快,枪就有点控制不住。”手持步枪的人瞅着靶子,表情略显沮丧。
“肯定是哪里不对劲……”站在旁边的人摆弄着图纸,开始思考起来。
“可是枪械本身已经检查不出来任何问题了。”射手,同时又是枪械的设计者,打量着手中的枪械。
“或者,”助手指着图纸上画的弹药说,“我们在用短药筒弹药试一试。”
这是1939年的某一天,发生在两名德国枪械师之间的对话,谁都没有料到,就是一句简单的猜测,为枪界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他们手中的那支步枪,不久便成了世界上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StG44。
------------------------------------------
战事里出新兵
StG44开始研制的年代,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一战中不是远距离的静态消耗战,就是近距离的阵地争夺战,因此比较风行射程较远的步枪和扫射能力超强的冲锋枪。可到了二战,战场距离发生变化,70%的战斗距离都在400米内,步枪太猛,冲锋枪太弱,怎么办?
一开始,各国步兵部队都倾向于用轻机枪来填补这一空缺,持续火力上虽然还算得上有效,但这种武器在当时的基层部队并不常见,而且一旦开火,别说敌人了,自己人都不敢靠近,弹药的威力太大!
当武器在战场上用着不趁手,要想赢得战斗就十分困难了。
而两名德国枪械设计师打破了这种僵局,他们让短药筒弹药和步枪搭上了边,StG44就这样诞生了。
------------------------------------------
短一点,前途无量
短药筒弹药就是我们现在偶尔提起的中间型威力弹药,口径和步枪弹一样,同为7.62毫米,只是将标准步枪弹的长度从57毫米缩短到了33毫米。
之前的步枪和轻机枪之所以火力大,主要问题就在弹药上,爆炸威力随之减小。这样一来不仅能有效缩短枪械的射程,减小后坐力,还能在枪械全自动射击时,稳住枪身。别看长度缩短了24毫米,但却解决了大问题。
------------------------------------------
两次请缨,挂名冲锋
解决了弹药问题后,StG44连发起来就像咆哮的飓风,射程和威力都很适合当时的作战环境,可他的生产过程却并不顺利。
当时,德国军工企业的各类成果和计划都必须向他们的国家元首希特勒汇报和展示,由于那时还没有突击步枪的概念,所以当设计师们第一次带着StG44去见元首时,竟说这把枪是用来替代轻机枪的。考虑到射程问题,希特勒一口否决了。第二次,设计师们不再提及轻机枪,重新解释了StG44的优势,但由于没有解释清楚弹药问题,让希特勒误认为需要重新使用新式弹药,因此被再次否决。
难道StG44就要这样夭折了吗?设计师们不愿意放弃,他们为StG44套上了一个冲锋枪的名字——MP43,最终成功通过了希特勒的审批,准予研制生产。
------------------------------------------
功成名就成宗师
不过,StG44并没有就此把自己当冲锋枪对待,他使用的弧形弹匣能装弹30发,比当时任何现役步枪的容弹量都大;墙管上的描具刻意前置,这样能让士兵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大致瞄准;全枪身采用冲压技术,方便加工,适合大规模生产。
凭借着这些改进,再加上对新战场良好的适应能力,StG44的原型枪开始小规模生产,并很快空投至东线战场,协助当时的德军成功突围****的包围圈。
这一成功可不得了,德国士兵和****都看到了这种枪械的过人之处。1944年,希特勒在东线视察战况时,曾问将士们还需要什么,得到的答案竟然是“更多的MP44(MP43的改进型)!”好奇的希特勒要来一只MP44看过之后,发现竟然是自己曾经拒绝多次的枪械。希特勒原本十分生气,可见识到它的威力之后,也被其设计理念征服了,并正式将MP44改名为StG44,意思是“1944年定型的风暴突击步枪”。
另一方面,苏联设计师也收到,中间威力型弹药的启发,决定研制一种新型枪械,这就后来赫赫有名的AK-47突击步枪。
------------------------------------------
在受到认可后,原本有机会大展宏图的StG44,却随着德国的战败,画下了休止符。结石二战结束 StG44共生产了40多万支,虽没有普遍装备德军,但产量已经算不错了。战后的StG44“流浪”到了很多国家,虽然没有再大批量的正式装备,但他让枪界从此多了一种突击步枪,意义非同小可。
码字不易,如若有错误,敬请谅解,还请大家指正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