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华约和北约在冷战时期都有非常疯狂的想法但是呢有代表性的不多比如60年代引发整个西欧恐慌的165/166工程(T-62)和70年代的432工程(T-64)以及172/172M工程(T-72)这些都导致东西方坦克竞赛的严重加剧(指技术上互相压制)但是西方总是能拿出自己的应对方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除了某yoh和T95这俩突破/通用坦克方案,那么也就只剩下以应对“T-62危机”的MBT/Kpz了(T110:???)
先来说说背景
在20世纪60年代国防部开始考虑美国4个军种的武器装备“通用化”问题,1961年美乐帝上台,成为美国的第35任总统,他的大学好基友麦克纳马拉当上了国防部长在麦克纳马拉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拿艾克时代的庞大的三军武器研制计划开刀,大力提倡武器装备的“通用化”其中,首当其冲的是研制美国空军和海军通用的飞机及其他武器装备,在这方面F-4“鬼怪”Ⅱ战斗机、A-7“海盗”Ⅱ攻击机和“麻雀”空空导弹的研制取得了成功做出了先例,这几种兵器都是美国海军研制成功、美国空军一道采用的武器装备(海军:空军马鹿还不是得用我研制的)在地面兵器的研制上,麦克纳马拉强调要实现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通用化”,从而实现北约各国的武器装备的通用化,与此同时二战中战败的德国已经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研制成功性能先进的豹1,继承了除了重甲以外所有优势以及缺点的前辈留下来的优秀底蕴,北美野牛想借助汉斯的强大研究和设计力量,聪明的汉斯想利用北美野牛鼓鼓的“钱袋子”一场“你出钱我出力”的坦克研制计划在美德两国所搭建的温室下茁壮成长
(衔接以及那个时代的重要事件之一)
1963年8月1日,美国和联邦德国共同签订了“20世纪70年代主战坦克研制计划”协定研制的代号分别为MBT-70(美国)和Kpz.70(联邦德国)1963年12月,双方确定了坦克的指标,主要有7条,包括:战斗全重50吨左右;单位功率在25马力以上;装152mm两用炮,有双向稳定器;自动装弹机,乘员3人;高性能火控系统好提高首发命中率和夜战能力;采用液气悬挂装置,车高和车姿可调;具有对抗敌弹直接和间接攻击的“优秀”装甲防护力,有三防,其中采用152mm两用炮这一条,明显带有当时的“导弹万能论”的色彩其中参加研制的公司有美国通用动力下属的克莱斯勒防务部门和联邦德国的莱茵金属、亨舍尔、克劳斯·玛菲等多家“西方军工产业标兵”1964年8月成立了联合领导小组1964年9月,设计工作全面铺开1965年2月,在两国提出的5个设计方案中选出了3个方案,并开始了实车设计在全部34套部件中,美国负责研制6套,西德18套,两国共同研制的为10套到1966年两国分别各研制出2辆样车,到这时共同研制计划的进展还算顺利一直持续到1989年宣布正式破产,其实吧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德两国就开发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所以开发经费不断飙升至1989年项目的研发经费已经超过原先预算的五倍,让两国不堪重负(从8000万美元上升到3亿多美元)综合多因素考虑,最终德国不得不退出,所以经费全部落到美国身上,所以美国也因无法解决一些问题而退出计划MBT-70至此正式作废,花费数亿美元仅制造出14辆原型车最后仅保存两辆
所以这屑车究竟好在哪?让美国人愿意砸几亿美元,下面就随Dido康康罢(⑉°з°)-♡
MBT/Kpz.70主战坦克(英文:MBT/Kpz.70 Main battle tank)是当时的天顶星计划(其实放在现在也是蛮先进的)全车可以说除了法国的AXM30外,她可以说是最矮的,全车高1.9m,防护尚可配有三防
70的成员布置可以说非常………离pu………全车共3人,3名成员都位于炮塔内部没错驾驶员也在炮塔里,该车拥有液气悬挂、转盘式装弹机、以及一个堪称豪华的火控系统,这套火控系统是相当先进的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系统中包括: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火炮双向稳定器、激光测距仪、自动装弹机、红外及微光夜瞄装置、光学瞄准镜、导弹制导装置等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这是一套外星科技级别的火控系统,其实放眼现在这依旧非常高级
防护上,在这一次终于彻底摒弃了装甲无用论的思想,但是也放弃了单纯的钢装甲结构,安装了新式的间隙复合装甲,在内外两层装甲之间还有一层防剥落内衬,对破甲弹、反坦克导弹等化学能弹药具有很好的防御效果,这也是这个项目上最不花钱的一个ヾ(´A‘)ノ゚
接下来是该项目中争议最大,也是刚开始直到结束都矛盾重重的一个模块……那就是火力……MBT/Kpz.70坦克最大的“亮点”是火炮但问题出得最多的还是火炮在采用什么样的火炮上,德美两家一开始就各执己见克莱斯勒坚持采用152mm两用炮,而西德的莱茵金属则坚持采用120mm滑膛炮,汉斯认为,反坦克导弹有以下不足:飞行速度低,在制导过程中限制了坦克的机动,易于被敌方反击;导弹的结构复杂,可靠性较低;在欧洲战场上地形较复杂,交战距离在1 000米左右,导弹跟踪容易失去目标;有线制导的导弹易被树枝等小障碍物干扰起爆;反坦克导弹的价格是炮弹的20倍,成本太高,对此野牛不以为然,在“导弹万能论”的思想指导下,坚持采用152mmXM150两用炮各执己见的结果,使合作双方一开始便种下了“不睦”的种子,XM150两用炮既可以发射高爆弹和破甲弹也可以发射MGM51 152mm“橡树棍”反坦克导弹但是因为膛压太低射不了穿甲弹,它基本上和同期研制的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和M60A2火力支援坦克上的XM81和XM162 152mm两用炮是一个类型的,但炮管更长些(XM150为4353毫米;XM81为2870毫米),这是低膛压的痛
主炮的弹药基数为:反坦克导弹13枚,破甲弹20发,高爆弹30发,导弹的飞行速度为150米/秒射程为200~2500米存在的问题是,发射破甲弹时,其威力要比发射反坦克导弹降低20%~30%,原因是破甲弹的旋转稳定对其金属射流的集中有不利的影响另一个大问题是,导弹的飞行速度低,故障率高,使它的实际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橡树棍”反坦克导弹,是一种红外指令制导、直接瞄准是第2代反坦克导弹,弹径152mm,发射重量27千克,采用聚能破甲战斗部,飞行速度200米/秒,最大射程为3 000米,最小射程200米它的最大缺点是发射制导装置的故障较多,导弹的可靠性非常差
相反,莱茵金属研制的120mm滑膛炮技术成熟,发射破甲弹时的威力不亚于大口径的152mm这种120mm滑膛炮,经改进后,最终成为装在豹2和M1坦克上的一代名炮可以认为,两国军方在主炮口径和类型上的意见相左,也是MBT/Kpz.70计划最终告吹的原因之一
动力上的分歧和主炮一样,在动力装置的选择上美国和西德也是火药味十足,***作为北约老干部要起带头作用推行多燃料发动机,所以发动机选用的是大陆AVRD-1100多燃料风冷发动机,最大功率达1474马力这在当时,是一款相当先进的动力装置,如采用可变压缩比技术等,升功率高,体积相当紧凑,与它相匹配的是艾里逊的XM1500-2液力机械式变速箱这套动力-传动装置的性能很先进,但可靠性较差与此同时北约新秀***则选用MTU的MB873Ka水冷12缸多燃料发动机,最大功率1500马力,配用容克HSWL354液力机械式变速箱这套动力-传动装置性能先进,可靠性高,经过小的改进,最终成为豹2的动力-传动装置
总结:不管是德法欧洲标准坦克项目还是美德MBT/Kpz都证明了在军事工业上装备国际合作的困难性,同时这个项目也告诉了我们盲目的堆砌新技术是没有用的毕竟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